抗凝血酶的那些事儿--2022科普散文大赛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迪丽阿依·阿布都如苏力
时间总是踏着它匆忙的脚步,马不停蹄地向前疾驰飞奔,一不留神,它就跑得无影无踪。这不,似乎还刚刚被P.Morawitz在人血浆中发现,眨眼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后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我在血栓与止血百家争鸣中,被称为抗凝三剑客之一——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 是哒,我还有两个兄弟蛋白C和蛋白S。
万物皆相克相生。凝血一动抗凝即动,制约求平衡。也就是说,凝血系统与抗凝及纤溶系统是机体内对立统一的生理功能系统,也是维持血液动态平衡的生理机制。只有他们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机体才可在出血时有效地止血,又可防止血块堵塞血流,从而使血液在血管中畅行。我呢,作为抗凝系统的主力,约占抗凝系统总活性的70%,与出凝血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曾称为抗凝血酶Ⅲ(AT-Ⅲ),由于ATⅢ在AT中起着决定性的抗凝作用,因此,1993年国际血栓和止血协会推荐把ATⅢ简称AT。我是由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生理半衰期为17.5~26.5小时。我最重要的作用是灭活已经活化的凝血因子 II、IX、X、XI、XII、VII,从而达到抗凝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我单独行动抗凝作用较弱,在机体中难以达到强效抗凝的,所以我决定闯荡江湖并寻找同伴。
那日,在漫不经心的闲逛中,一不小心,我就闯进了陌生的空间,满怀期望,小心翼翼地探索着。我在这儿,遇到了我的最好的朋友——肝素!而肝素与我的结合可以使我和凝血酶的亲和力更强,结合得更快,更稳定,从而导致凝血酶立即失活,使我的抗凝作用大大增强。
本是陌路,却不期而遇,本应错过,却注定相惜。相聚的日子,肝素与我1:1结合,共同作战,可使我的抗凝活性提高上千倍,特别是对FⅡa、FXa的抑制。就这样,我有效地完成了我的抗凝使命。
还有呢,我不仅能抑制炎症细胞活性,而且能与产生抗炎物质的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促进抗炎物质的生成。所以啊,我不但具有抗凝功能,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炎功能。最近发现,通过有限的水解和热变性后, 我还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能为抗癌、抗肿瘤等血管生成类疾病的防治提供理想的靶向药物选择,成功被认为是今后临床治疗癌症的优势药物之一。
作为人体抗凝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我与肿瘤、癌症、脑梗死、新生儿紫癜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维持血液系统动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的活性检测已大量应用到临床检验中,使之为临床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提供有效可靠的参考依据。总之,我的抗凝机制、调节因子、与血栓形成的关系仍值得被关注哦。
岁月静好,未来可期,我在等你,念你到来,深化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