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高发的遗传性疾病——地中海贫血,难治可防--2022科普散文大赛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遗传性疾病,广西、广东、海南、云南、贵州等地属于地贫高发区,在北方比较少见,尤以两广地区最为严重,广东“地贫”基因携带者超过10%,广西“地贫”基因携带者超过20%。在高发地区,地贫已被纳入产检的筛查范围,但是每年仍有不少重型地贫患儿出生,重型地贫患者多数在未成年前死亡。要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普及地贫知识,防治地贫仍然需要多方的努力。
地贫症状有哪些?
通常将地中海贫血分为α、β、δβ和δ等4种类型,其中以α和β地中海贫血较为常见。而根据病情轻重的不同,又分为以下3型:
轻型
患者无症状或轻度贫血,脾不大或轻度大。病程经过良好,能存活至老年。本型易被忽略,多在重型患者家族调查时被发现。
中间型
多于幼童期出现症状,其临床表现介于轻型和重型之间,中度贫血,脾脏轻或中度大,黄疽可有可无,骨骼改变较轻。
重型α地贫
又称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为致死性血液病,受累胎儿由于严重贫血、缺氧常于妊娠23~40周时在宫内或娩后半小时内死亡。
重型β地贫
又称Cooley贫血。患儿出生时无症状,至3~6个月开始发病,呈慢性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肝脾大,发育不良,常有轻度黄疽,并具有典型的地中海贫血特殊面容,症状随年龄增长而日益明显。患儿常并发气管炎或肺炎,当并发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时,因过多的铁沉着于心肌、肝、胰腺、脑垂体等而引起该脏器损害的相应症状,其中最严重的是心力衰竭,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贫遗传规律
关于地中海贫血的遗传类别,可分为以下几种:
(1)夫妻一方为地贫基因携带者,一方不是的情况下:子女50%的可能为正常,50%为轻度地贫,不会出生重度地贫儿。
(2)夫妻两人都是地贫基因携带者,但类型不同的,如男方为α地贫携带者、女方为β地贫携带者,不会生育中重度地贫患儿。
(3)夫妻两人携带的是同类型的地贫基因,如同是α地贫或同是β地贫,有1/4的可能生育重度地贫,50%的可能为轻度地贫,1/4的可能为正常。对于同一类型的地贫基因携带者夫妻要及时进行产前诊断。
地贫可以治愈吗?
目前地贫尚无药物和成熟的基因治疗方法,地贫基因携带者无需特殊治疗,中重型地贫患者需要定期输血和排铁治疗维持生命。脾切除术只是治疗地贫的姑息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可能治愈重型β地贫的方法,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的地贫移植成功率高。
近年来地贫移植技术较成熟的医疗机构开展的半相合地贫移植也有较高的成功率,但治疗费用昂贵,且有5%—10%的失败风险。因此,目前在地贫高发地区开展婚前孕前以及产前地贫筛查、诊断和干预,防止重型地贫儿的出生,是防控地贫的最有效措施。
如何避免生育重型地贫患儿
1、自然怀孕
高风险夫妻可以选择自然怀孕,准妈妈需要在合适的孕周去产前诊断中心接受胎儿的产前诊断。如果诊断结果显示胎儿为重型地贫患儿,则需要进行医学干预
2、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高风险夫妻也可以选择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俗称“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待合适的孕周去产前诊断中心接受胎儿的产前诊断
3、其他
高风险夫妻也可以选择供精、供卵,或领养
如何预防和及早发现治疗地贫?
地贫预防采取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是通过婚前孕前优生检查,及早发现夫妇双方地贫基因携带状况,针对性制订孕育计划,预防地贫的发生;
二级预防是实施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明确胎儿地贫基因类型,避免重型地贫儿出生;
三级预防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促进确诊地贫患儿早诊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