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检测通道你了解吗?

作者:邱玖香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3-16 点击数量:0

作为检验人,大家都知道血小板的检测并不是像外界所言,把血放到仪器上,几分钟就出结果了。我们知道血小板聚集、红白细胞碎片、小红细胞以及血小半过大过小和颗粒缺乏等畸形都会影响到仪器检测PLT数值的真实性。准确的PLT计数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以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血小板检测通道包括PLT-I(阻抗法)、PLT-O(光学法)、PLT-F(特异性荧光染色法)以及迈瑞在PLT-O基础上改良的CDR和CDR-8X通道。你了解吗?


1.PLT-I

PLT-I是通过电阻抗法来计数血小板,因为其可跟红细胞共用通道,并无需专门的染色剂,在临床广泛应用。此通道是通过有形成分容积信息,将容积在2fl-30fl的计算为血小板,从而得出血小板的数值(如图一)


1.jpg


在大部分检测标本,其可信度高(如图三),但当血小板直方图高鉴别线与直方图曲线交点抬高(如图二)。此时血小板计数值可信度降低。微小血小板、大血小板、幼稚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可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另外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白细胞碎片可引起血小板假性增多。


2.jpg

3.jpg

4.jpg


2.PLT-O

在RET通道检测,采用核酸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技术原理,采用聚次甲基等核酸染料对血小板的α颗粒上RNA进行染色,在前向散射光-荧光强度的二维散点图上,对血小板进行检测计数,由于PLT-O进行了荧光染色,有效的排除了电阻抗法无法排除干扰。可解决小血小板、大血小板、幼稚血小板、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等干扰血小板检测问题


3.PLT-F

PLT-F又称低值血小板通道,通过对血小板内部线粒体上DNA进行特异性的染色并计数。根据前向散射光(体积大小)和荧光强度(核酸含量)的差异,明确的区分血小板和其他的血细胞。可解决除血小板聚集外干扰血小板检测问题。与PLT-O相比,其对低值血小板检测更加准确,因PLT-F通道所用荧光染料对DNA极其敏感,特异性更强,可有效的识别微小血小板并进行准确计数。另外由于选择性染色血小板,故网织红细胞难以染色,可排除极小网织红细胞和白细胞碎片干扰。此外对于血小板低值样本,5倍计数,提高精密度的同时保证了检测的准确度


4.迈瑞PLT-O

在上述的PLT-O通道基础上,通过低渗稀释液、荧光试剂预热、高速搅拌、以及加入“解聚成分”对的血小板聚集结构进行机械和化学破坏,从而可使大部分血小板聚集的样本,可不再采用重抽等方式,而是采用网织红通道来自动纠正

 

5.迈瑞PLT-O  8X

在迈瑞CDR通过延长统计时间和粒子数来计数血小板,在CDR模式下增加8倍统计量,对低值PLT的准确性有一定提高,并保证低值CV,确保结果更精准。


总的来说,几种通道各有各的特点,检验工作中,了解几种通道的优缺点,根据镜检所见血小板和红细胞形态,选择合适的血小板通道,以到达可以准确、快速为临床报告PLT数量,从而更好的服务患者。



二维码图.png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