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检测——陷阱还是阶梯?—2022科普散文大赛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 周璇、杜家乐、赵小涵
在日常的就医过程中,我们免不了进行大大小小的检查。很多患者总会有这样的疑问与不解:为什么医生总要开那么多看似并不重要的检测项目?这些检验项目真的对病情的诊断有用吗?
对于需要进行诸多检查项目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想必他们的疑惑更甚。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心血管疾病的检查项目之一——血脂检测入手,揭开这项检测技术的“神秘面纱”。
相关调查显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1】。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血脂检测”也许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每位入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必做的一项检测项目就是血脂检测,可一提到心血管疾病的检查,很多患者的第一反应都是心电图、CT、超声检查,却对医生开出的血脂检验单感到万分不解,甚至会认为这是医生在“坑”自己。那么,血脂检测到底是医生“欺骗的陷阱”,还是“通向结论的阶梯”?
在深入了解血脂检查之前,我们需要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它与心血管疾病又有怎样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起源于动脉血管内膜的病变,内膜先后出现脂质积聚(如图1)、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伴有血管中层的逐渐退变和钙化,继而出现继发性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冠心病、微血管阻塞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以往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却已有愈来愈年轻化的趋势。其中,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血脂异常
图1 动脉内膜脂质积聚
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很重要,但目前为止,本病仍缺乏敏感而特异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而血脂检查与心电图、CT、超声检查一样,都是早期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已有临床研究表明,血脂不同组分的变化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起到预警作用【2】。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些可以为动脉粥样硬化“敲响警钟”的血脂成分吧。
我们都知道,油与水是不能互溶的,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人体想象成一个装满水的大缸,把脂质想象成油滴,把体液想象成水,为了实现脂质在体液当中的定向运动,我们需要一种载体,就像一个潜水艇一样载着脂质在体液当中自由运输,这种载体就被称为载脂蛋白,而载有脂质的载体蛋白就是我们常说的脂蛋白(图2)。
图2 脂蛋白结构模式图
如果我们把脂质想象成潜水艇里的乘客,那么其中的头等VIP乘客就要属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了。根据里面两种VIP乘客的比例、数量(含量)、出发地(来源)、目的地(代谢终点)以及乘客密集程度(密度)等特点,就可以把“带有乘客的潜水艇”(即脂蛋白)主要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脂蛋白a[Lp(a)]这五类。
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它们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更简单地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与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对机体有益的,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概率的“天使”脂蛋白——HDL;另一类则是以LDL为主的其余“恶魔”脂蛋白,它们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含量越多,人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下面就让我们走近HDL与LDL这一对“天使”与“恶魔”。
“天使”脂蛋白HDL,主要在肝脏合成。它的主要功能在于——逆向运输胆固醇,即将外周组织的胆固醇转运回肝脏,发挥清除周围组织胆固醇的作用,进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生发展。我们可以把动脉想象成一根水管,而HDL就如同清理管道的水电工一般,常常向外清理水管中的脏东西(即胆固醇)来防止水管堵塞;而“恶魔”脂蛋白LDL则常常干坏事,甚至造成水管的堵塞,是机体血浆当中含胆固醇最多的一类脂蛋白,主要是在血浆当中由VLDL经一系列酶促反应代谢而来。
了解了这么多的血脂成分,你知道我们主要检测的是哪些脂蛋白吗?
通常,我们在医院进行的血脂检测包括以下四项:甘油三酯、胆固醇、HDL和LDL。但要注意的是,即使脂蛋白四项检测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载脂蛋白ApoAⅠ、ApoB及脂蛋白Lp(a)这三种成分的异常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联,因此在一定情况下,脂蛋白检测正常的患者还需要加测ApoAⅠ、ApoB及Lp(a)这三项检测,才能进一步排除患者血脂异常的情况或确诊高脂血症。
那么我们该如何检测这些指标呢?
目前有关血脂检测的方法有很多,临床常用的是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此方法方便快捷,能够实现一次采血检测多个试验指标的目的,通常使用静脉血检测(即肘关节处取血)。不同的脂蛋白测定通常需要用到多种不同的方法(图3),而生化分析仪中具备多个小房间,将血清标本送入生化分析仪后,传送带会自动运送标本进入不同的小房间进行相应项目的检测;同时,为了达到不同检测单位对同一批标本的血脂测定值取得基本一致的要求,使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与可比性,医院会对仪器参数及实验室条件定时进行校准,特别是参考物质、参考方法和检测试剂的合理选择和应用;而家用血脂仪由于缺少定时桥准,很有可能其检测结果会与医院出具的检测结果有所差异,一般以医院出具的结果报告为准。
图3 不同脂蛋白的检测方法
除了使用大型的生化分析仪检测,我们还可以通过血浆静置实验和电泳的方法进行初步的血脂检查。血浆静置实验是指将试管中的血浆放置在4℃冰箱12-24小时后,观察血浆混浊程度,当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浓度特别高时,血液会呈乳白色,血浆静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形成厚厚一层奶油样物质(图4),即化验单上所谓的“脂血”;若VLDL增加,则表现为下层混浊(图5)。
脂蛋白电泳的方法通常是指琼脂糖凝胶电泳,将带有脂蛋白的胶块放入电场中,受电场力、脂蛋白带电量及脂蛋白形态大小的影响,可以将不同的脂蛋白分离开来(图6)。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各个脂蛋白对应的条带宽度判断血中脂蛋白是否存在异常增加。
图6 脂蛋白琼脂凝胶电泳条带
当我们准备做血脂检测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1.采血前应禁食约12小时
这说明被检者至少12小时不能吃东西(宵夜也不可以哦),同时也建议不喝水,保证绝对的空腹;然而有观点认为检测胆固醇可以不禁食,若是不小心进食而又需要检测血脂,被检者可咨询临床医师是否可以先进行胆固醇检测。
2.采血前至少2周内保持通常饮食习惯,维持体重稳定
在进行血脂检测前不必为了报告单数据好看些而特意改变平时饮食习惯、节食减肥,这将影响血脂检测结果,无法反映被检者真实的健康水平,掩盖了自身的某些疾病;也不宜饮食过度油腻、暴饮暴食,这都会影响血脂水平的检测。
3.采血前应处于稳定代谢状态
怀孕后期各项血脂都增高,应在产后查血;若是正在使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应停用数天或数周,或记录下使用的药量,供给临床医师进行参考。
4.采血前1天不做剧烈运动,采血前坐位休息至少5分钟
剧烈运动会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进而影响血脂的浓度;不同的体位也会影响血液的浓缩程度,因而建议在采血前静坐至少5分钟。
除了因病就医,一般人群进行定期常规体检时进行血脂检验也是发现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渠道,某些疾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一旦发生意外,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因此,早期发现血脂异常,对及时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里,医生提出:一般建议 20 岁以上的成年人定期进行常规体检,至少每 5 年进行一次常规血脂检验,包括 甘油三酯、胆固醇、HDL、LDL、ApoA1和ApoB等指标的检测;对于患有缺血性心血管病的患者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血脂检验,防止突发性病变;对于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需在24小时内进行常规血脂检验,以确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3】。
以上,我们从原理到应用,一层一层地揭开了血脂检测的“神秘面纱”,不难发现,原来血脂检测并不是医院增加营收的“陷阱”,而是通向疾病诊断的必经“阶梯”。相信看到这里的你已经了解了一定的血脂检测相关知识,并能理解医生的用意和苦心。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你我携手共同维护!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编写组,王增武,胡盛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要点解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1,26(3):209-218.
[2] 聂永梅,成敏,陈槐卿,等.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血脂、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管内膜的动态变化[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22(1):10-14. DOI:10.3321/j.issn:1001-5515.2005.01.003.
[3]蔡锦亮.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院,2013,13(0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