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的防御卫士-白细胞的故事----2022科普散文大赛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冯厚梅
5岁的小朋友童童因为咳嗽咳痰发热来到医院,医生开了一个血常规检验,妈妈看到报告单上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三个指标都有向上的箭头,非常担忧,这些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血常规检测是我们到医院最常做的检验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血常规检测的其中一个大家族—白细胞的故事。
那么什么是白细胞呢,有什么作用呢?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球形的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五类,是我们机体的重要防御卫士。靠着他们变形、游走、趋化、吞噬、分泌等功能武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抵御外源性病原生物的入侵。1.通过吞噬作用清除入侵的细菌和病毒;2.通过形成抗体和淋巴细胞来破坏或灭活入侵的病原体。
我们来看看五种白细胞在机体防御战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中性粒细胞—具有较强的变形游走能力和吞噬能力。他们在血液中巡逻,当细菌入侵时,最快的速度游走到感染战场,并且召唤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来支援,直到把所有异物或细菌吞噬掉。
单核细胞—对细菌、真菌、原虫杀伤极为关键。它会继续发育成巨噬细胞。可吞噬更多、更大的细菌和颗粒,可立即发挥抗感染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是对抗蠕虫幼体感染的主要防御卫士。当身体发生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时,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肝素等物质有利于保持血管通畅,使吞噬细胞能够尽快到达战场,参与机体过敏反应。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其中NK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执行者,能够直接杀伤被病毒感染的自身细胞或肿瘤细胞。而B细胞和T细胞通过介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通过产生抗体、生成效应T细胞等手段,发挥更强大和特异的杀伤作用。
那我们再来看童童的血常规报告单。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提示细菌感染,更多的白细胞正在通过血液循环奔赴炎症战场呢。
白细胞共同筑起了机体的防御屏障。通过外周血白细胞进行检验,有利于医生作出正确的诊疗方案。在健康生活的同时,是不是也要默默的感谢我们体内辛勤工作的白细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