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为什么会有点高?

作者:刘丹--广东省中医院 来源:刘丹--广东省中医院 发布时间: 2023-04-19 点击数量:0

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血管血栓通过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系统性降解的结果(图1)。因此,在许多临床情况下,D-二聚体可作为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激活的重要标志物。 

图37.png

1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1. 最常见的是,D-二聚体广泛用于静脉血栓的排除诊断,也就是说D-二聚体结果如果是正常的话,可以判断静脉血栓基本不存在

2. D-二聚体可以用于预估静脉血栓患者的抗凝治疗时长。因为抗凝治疗时间如果太长引发出血,而时间太短可能会导致血栓复发。有的建议是口服抗凝治疗1个月周期后,检测D-二聚体,如果D-二聚体处于正常范围,那么血栓复发率低还有建议是停止抗凝治疗,对初始D-二聚体结果正常的患者进行2个月1次的D-二聚体的连续跟踪监测,可以识别停药后期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但是也有人认为女性患者的D-二聚体结果阴性则可以停止抗凝治疗,但男性患者不然。

3. D-二聚体可以诊断和监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根据国际血栓形成与止血学会(ISTH)建议,可以结合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评估DIC(表1)。

1. ISTH DIC评分系统

项目

评分

血小板

>100,000=0

50,000-100,000=1

<50,000=2

D-二聚体

正常

中度增加(不同检测系统值不同,有建议0.4–4 μg/mL

重度增加(不同检测系统值不同,有建议>4 μg/mL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

<3s=0

>3<6s=1

>6s=2

纤维蛋白原(FIB

>100mg/dL=0

<100mg/dL=1

注释:① 如果评分≥5:为显性DIC每日重复评分);② 如果<5:非显性DIC(非肯定性在接下来的1-2天内重复

 

4. 在以下特殊情况, D-二聚体也会出现升高如:患有肝病、冠状动脉疾病、其他心血管疾病、癌症、创伤、妊娠、感染、炎症性疾病、严重肾病、近期手术、年龄(>49岁)等这些情况下,D-二聚体参考区间应相应调整,并根据其他项目和临床症状做出判断。